一個人不會由一年級就進入研究所,而是一步步的。當意識探索並顯化它自己,它慢慢地升上覺性的階梯。
標籤: 慈悲
[H.S] 這世界裡有愛,但愛不是源自這個世界
當我們體驗過不同「形式」後面的「本質」後,我們的領悟則是回到萬物世界,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將一體的真理表現在我們的所說、所為、所想中。這樣的認知引領我們洞見生命目的性的真貌。
我以為我在行善:正義感與自私心
有一位學佛的法官,沒有不良嗜好,每天都在念佛修行。法官有個信念是「天有好生之德、…
亂象根源化解之道–靈性解惑問答 1
為何不斷的輪迴轉世?轉世還可以一錯再錯,此生目的為何?目前地球人類物質科技「文明…
人間年齡與輪迴轉世年齡
♦ SQ靈魂進化的階段與LQ光明指數 根據Michael的觀點,…
沒有人是需要可憐的:不要總是以「我」為主體
人類不懂「平等心」,於是產生「憫」這個字。你需要為了一件事情,把它看得特別重要,這就是不平等了。這全部都是「幻相」。
慈悲+智慧+喜樂
尊重 = ≠ 不認同;同理 = ≠ 不同意;包容 + 不縱容;接納 + …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