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 成是儒家,敗也是儒家:倫理道德把你困住了

真理讓人解脫,非真當真、有道理讓人受苦。靈性第四階(成熟靈)以假為真(受苦),把倫理道德當「真」;以第五階的年老靈來看,這些關係戲碼都是虛擬的,借假修真而已。年老靈把倫理道德都當「虛」(更上一層樓),成為年老靈的般若智慧。

[H.S] 猴子拜佛:見賢思齊與偶像崇拜

在愛的方程式中,我們形容愛為「察覺到」使我們「合而為一的連繫性」合而為一後「主客體」便融合、消失。只留下同時全是、全非、一切的愛。沒有相對,只有我、則無我。

活在當下是手指,活在永恆是月亮。

當「直覺」為正在展現的意識清出了一條道路,美的里程碑使這成長中的意識專注於現實中永恆的事物,然後真理就被發現了。「真理和美」兩者都是宇宙中永恆的事物,一個是啟示,另一個是展現。


        問:「不要活在當下,而是要活在永恆。可以說一下,怎樣才是活在永恆呢?如何活在永恆?」

        in spirit :活在當下是手指(方便之法);活在永恆是月亮(方為究竟)。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不可得,活在當下,也是一種執著,無法斷輪迴。動物、石頭都活在當下,那麼它們不就都「成道了」。活在當下不等於斷輪迴、脫離輪迴,況且斷輪迴還「差一步」,還未與神合一。執著於活在當下,如同活在自己創造的實相,實相不等於真相(真理)。真相是:要活在永恆,不是活在當下永恆(源頭)。

  • 當你開始「不問問題」的時候。
  • 永恆之境是「自然走進去」的。
  • 身在娑婆,心在極樂(心可以在高次元)。


覺幻智

        有些量子物理學家已經明白了,「二元的存在」只是一個迷思,如果二元存在之境根本是個迷思的話,那麼,根本就沒有樹,也沒有這個宇宙了,除非有你在那兒知與覺,宇宙根本就不存在。按此邏輯推論下去,宇宙若不存在,那麼你也不存在於此了,若要維繫存在的幻相,你必須把那個一體做一些表面的分割,這正是你們一直在進行的伎倆,它純粹是一套花招而已。一體論在現代並不是什麼新奇的觀念,只是很少人追問下去:我究竟跟什麼玩意兒一體?能夠提出此問的,​​通常會說:「跟神一體」;接著卻由此引伸出錯誤的結論,認為那個神聖的根源創造了眼前的我和這個宇宙。

        沒有人能夠代你由夢中覺醒的,實際上,除了你以外,沒有一個人需要由夢中覺醒。


This place is a dream only a sleeper considers it real.
娑婆世界是幻夢之境。只有沉睡的人才會將夢境視為真實。

— Rumi 魯米


        事實不然。這個關鍵使得尋道者無法永恆證入神的境界,即使是已經悟入自性的佛陀。佛陀確實已經悟入那營造出二元世界的心性的本來面目了,他這一悟,超越了人類所有的存在層面,悟進了空性,跳脫時、空、形三界之外了。這是一體心境自然導向的境界,但它還沒有抵達神的境界。說實話,它帶到了一個盡頭,更好說,那是山窮水盡之後的新開始。我們至此便不難瞭解,為什麼堪稱為世上最具心理哲思的宗教,竟然絲毫不談神的問題,因為佛陀在世的那一段因緣,並沒有處理神的問題。

        當佛陀說:「我已悟道」時,是指他已經徹悟出,原來他並不是這虛幻世界的一份子而已,他是整個幻境的創造者。

        至此,這個營造出整個幻境的心,還需要向前再推一步,它必須徹底放棄「我」的存在而選擇神的存在境界。像佛陀已經證入這麼高境界的人,對神的境界當然會有驚鴻一瞥的經驗,很快就會悟入像 J 兄同等的境界了,但那是佛陀在另一世才成就的境界,我們活在世間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事的。許多證入與 J 兄類似境界的高人,在他們悟道的那一世通常沒沒無名,但世界可能會在他的前幾世把他捧得神乎其神的,其實他那時可能根本還沒到那一境界。這種事情我們已經看多了。在靈修上真有造詣的人,根本沒有興趣去做領導人物的,至於那些曝光率甚高的人,未必是真正的靈修導師。顯赫的名聲不過顯示出他們外向個性,或愛炫的特質罷了。


永恆就是「源頭」= 回歸(與神合一)

        葛瑞:那麼 J 兄又是怎樣悟入他與「祂」一體的?

        阿頓:這事我們會慢慢講到,上述的開場白,不過是給你一個整體的背景介紹,你才能瞭解他的言行事蹟。 J 兄不能只悟出娑婆世界的空幻,還得悟出他是個純粹的“靈”,他的存在與整個物質世界毫不相干。沒有人真正想知道這一人生真相的,因為它會激起潛意識中最深的恐懼,深恐轉眼失落了自己的個別身份,或是個人獨特的存在價值。

        葛瑞:我曾聽過 Deepak Chopra 對他的聽眾說:「我不在這兒。」你是指這類經驗嗎?

        阿頓:這位醫師只是個辯才無礙的聰明人。你對人生真相若缺乏整個的認知,只說「我不在這兒」,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當然,它至少也能把你引到正確的方向。我此刻所說的,不只是「我不在這兒」,而是連「自我感」都沒有了,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講,既沒有個別的靈魂,也沒有印度的梵我,那都是對心靈的一種誤解而已,唯一的存在只是「祂」,真神。

        葛瑞:你是說,你不在這兒,你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心靈投射出來的二元磁波,顯示成某種特質存在,才好跟人溝通,就像電影一樣。你又說,很少人意識他們投胎人世的真正原因,對嗎?

        阿頓:你還真不錯!我說過,我們代表聖靈而來。大部分的人完全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誰,怎麼混到這兒來的,你所說的只呈現出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不只我不存在,你也不存在,整個虛妄的娑婆世界都不存在。我們所謂的回歸實相,回歸「祂」,絕非故弄玄虛,你不可能同時擁有自己及「祂」,兩者是相互牴觸的,你必須選擇其一。

        但不急,因為人有的是時間,時間和是故弄玄虛的煙幕彈,我們會傳授給你 J 兄的一些教誨,教你如何出離娑婆。這確實不簡單,卻是可能做到的,聖靈不會給你一個行不通的出路。失去存在感的那種恐懼不時的衝擊著你,為此,我們才在此多繞了一些路,讓你看清,你真的只是放棄虛無而換得一切。但你還需要一些時日,一些經驗,才可能消化得了我們所說的這些話。

        葛瑞:是否可以這樣說:一體論,就像傳統宗教所說的,表面上你活在世界中,其實你心裡卻有兩種渾然不同的世界:真理的世界與幻覺的世界;唯有真理是真的,其餘的一切全然非真?

        阿頓:對,你這學生討人喜歡。即使在那傳統教義中,人們仍然犯了一個錯誤,以為幻覺世界是從真實世界裡生出來的。所以他們依舊想盡辦法把幻相合理化,而不肯徹底放棄;只要這個謬誤不除,你是無法切斷輪迴的。但人在潛意識中千方百計想要迴避神的存在這一實相,不管是假裝祂根本不存在,或是由這一體之境慢慢退化到二元的心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印度最偉大的吠陀哲學(Veda)。

        吠陀哲學原屬於一體論靈性學說,它主張梵(Brahman)是一切的一切,除此之外,都是幻相,非真,虛無,空。僅此而已。商羯羅(Shankara)智慧地把吠陀思想詮釋成「一體論」,那不是夠好了嗎?不!一千人中大概有九百九十九個人不滿意這個答覆,後來才會衍生出違背經義卻大受歡迎的學派,糟蹋了那「一體不二」的形上理論,把它改造得面目全非,例如 Madvas的學說,就想把“不地道的一體論”轉為“不地道的二元論”。

        我們發現印度的吠陀思想與 J 兄的教誨所遭受的命運極其相似, J 兄當初也是傳授「純粹一體論」的,卻被世界詮釋成了二元論;吠陀原來也是一體學說,同樣被世界詮釋成了二元論。如今,世上兩大宗教都操縱在自衛性頗高的反動派(Reactionary)的強勢團體手中,兩派都費盡心思地爭取這個虛幻世界中的人,一個宗教發展成金錢帝國的象徵,另一個宗教成了政權的象徵,隨 時跟另一個同它一樣又自衛又反動的鄰國掀起柱子核子大戰。這些怪現象,對地球上的某些人來講尚可接受,但你無需如此委曲求全。

        一體論告訴你,你眼前所見的一切都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你又如何論斷?你一論斷,不就把它當真了?但你又怎麼可能用論斷把那根本不存在之物弄假成真?它若真的不存在,你們幹嘛奪個你死我活?把某些東西捧得更神聖、更珍貴?為什麼你們會把人間的某一處看得比其它地方更重要?為什麼虛幻世界裡的林林總總被看得那麼嚴重?除非你已經賦予那幻相本來沒有也永遠不可能擁有的力量?為什麼某一事件或處境會帶給人那麼巨大的影響?除非你已經在那事件下開始你的造神運動了?為什麼你對西藏的關心遠超過其它地方?

        我知道一套說法,你聽不太進去,但不論你在世上採取什麼行動或不採取行動,原本沒有什麼大礙;只是,你的行動下面所懷的眼光與心態,則有很大的影響。當然,只要你的形體還活在這複雜的世界裡,不可能沒有現實上的顧慮,我們也無意忽略你在世上的需求。我們說過,聖靈沒有那麼笨!你目前既然已經覺得自己活在世界上了,那麼,有一種過日子的方法,能帶領你去做你這一生本來就想做的事情,只是,如今,你不再獨自去做了。

        你從未真正落單過,這才是你該學的課程。因此,我們並不要求你:不要那麼現實!別老顧著自己!我們只是告訴你,你的真正老闆不在這世界上但你也無須告訴任何你不是老闆,除非你想要如此;如果你想要成立公司,讓自己「像個」老闆,也無傷大雅。怎樣做對你最合適,聽從你的感覺,並且不妨對自己好一點。我們真正關心的是你的心態,而不是你外在的表現你遲早會發現的,不論你以什麼方式謀生,只是幫幻相中的你撐腰,這個了悟便能讓你不再繼續為幻相撐腰了。


        根據上述所言,你不難體會到,一體心境能逐漸培養出你反身質問自己的判斷與信念的能力。你現在可能瞭解了,並沒有主體或客體的分別,只有一體。你目前還無法看清的是,那種一體論說穿了,只能算是「純粹一體論」的仿冒品而已,因為極少人能夠分辨得出「與心合一」的境界(此心很可能仍陷於天人分裂的幻覺中)和「與神合一」的境界有何不同。

        這顆心必須回歸於祂那源頭才行然而,「傳統一體論」仍是靈修的必經之道,你必須先學會沒有一物是跟另一物分開的,你也不可能跟任何東西分開的。我先前稍微提過,量子物理學已經把這觀念闡述是相當清楚了,牛頓物理學主張客體存在於主體之外,且是一個真實而且個別之物;量子物理則證實了這一理念的謬誤,宇宙並非你們原先認定的樣子,狀似存在的個體其實都是出自相互指責上不可分的念頭。

        你的觀察本身都會引起此物「次原子」層次的變化,一切都存在你的心內,連你的身體都包 括在內。佛教說得很正確,由心念幻化出紛紜萬象的心,其實只是「一心」,而此心是全然超越時空幻相之外的。說到究竟,連這顆心本身都是幻的只有這一套學說是真的,一般人卻很難接受這種說法。無庸贅言,如果只有一個「一體」的話,那麼其它狀似存在之物都成了虛構。

        它虛構得這般有模有樣,一定有它充分的理由(人類歷史上一直沒有在這理由上給人一個滿意的解釋,直到最近才有這類靈性訊息傳到地球上來)。因此,與其批評世界及萬物,你該反問自己,你當初是什麼動機而打造出這樣一個虛擬世界的?這樣對你可能更有幫助;或是反問自己,你現在該如何回應這一真相?這才是上智之舉。

        白莎:這一反問將我們引向 J 兄的教誨,他已經證悟了「純粹一體境界」、靈修的終點、最後的一站了。你得記住,學習過程中的上述四種關鍵心境,各有作用,你會向乒乓球一樣在它們之間來回彈跳,聖靈會一路指導你,將你帶回正路。就算一時陷入迷途,也彆氣餒,世上沒有一個人,包括 J 兄在內,能保證不陷入誘惑的。想在世上表現得十全十美,這種迷思本身是自討苦吃,根本不必要;必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隨時甘心接受糾正。

        好比飛機上的電腦導航裝置,每一分鐘都在調整飛行路線,聖靈也一直在糾正你,不論你外表上在忙什麼,不論你的悟境有多高。飛機會不斷偏離航線,經過不斷地修正,它終將抵達目的地的。因此,你也會抵達目的地的,這是註定的事,不論你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把事情搞砸的,真正的問題在於,你究竟還想受多久的苦?時候已經到了,你該開始學習「純粹一體論」思考了,即使你不會從一而終,但總該有個開始吧!你得開始學習 J 兄的思考方式,像他一樣聆聽聖靈的指導了。

—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當「直覺」為正在展現的意識清出了一條道路,美的里程碑使這成長中的意識專注於現實中永恆的事物,然後真理就被發現了。「真理和美」兩者都是宇宙中永恆的事物,一個是啟示,另一個是展現。雖然我說「永恆的事物」,我並不是指「固定的」。我是指在任何情況裡,永遠都是可得的。

As intuition clears a pathway for unfolding consciousness, landmarks of beauty focus the growing consciousness upon constants of reality, and then truth is perceived. Truth and beauty are both constants of the universe , one of revelation and the other of manifestation. Although when I say ‘constant’, I do not mean ‘fixed’. I mean ever available in every situation!

— Love Without End




 ♦ 資料來源

  • Glenda Green, 2011.  Love Without End.
  • Gary R. Renard, 2003.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 其他內文與圖片來源: in spirit 原創

延伸閱讀

一顆「受困的心靈」難以自救

        受困心靈溝通的最大障礙是「假我、幻覺」,假我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世界,陷入憂鬱與精神漩渦,失去了與「真我」的所有連結,內在的純真逐漸被陰影遮蔽,因為「什麼都幫不了我」而灰心喪氣。一顆受困的心靈難自救,就像是電腦中毒,很難用中毒的電腦來自己解毒。需要有「他力」或「祂力」的介入來撥雲見日。

羅賓威廉斯

        羅賓威廉斯經典的幾部電影《 JACK 》、《 Good Will Hunting 》、《 What Dreams May Come 》,是他的戲裡人生、人生是戲。幾句電影對白,映照出他這短暫帶給人們歡樂的生命旅程。在「家有傑克」的電影裡,當學校的老師,要每個學生談談自己未來的願望時,Jack自然的脫口而出:

「我只想要能活著。」

「我的時間不多了,但我願跟各位一樣,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奧秘。」

《 JACK 


「這不是你的錯(It’s not your fault)」

《 Good Will Hunting 》


  克里斯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年輕時在湖邊邂逅了妻子安妮,婚後育有一子伊恩及女兒瑪莉。安妮自己是畫家也開了畫廊,這一日安妮因畫廊忙於畫展之事無法送孩子上學,遂由保母開車護送,但沒想到半路被卡車撞翻,伊恩及瑪莉當場斃命。

  受不了自責與打擊的安妮被送進了精神療養院,這期間她不只一次企圖割腕自殺,甚至好幾次與克里斯談論到離婚的問題,但在克里斯努力勸慰下,安妮慢慢走出心中的陰影,但克里斯又因安妮忙於畫展之事,獨自開車經過隧道,意外地遇上了一場車禍。

        在療養院裡克里斯說:「我只能提醒妳卻無法加入妳,讓妳一人獨自承受。所以別放棄好嗎?」在地獄裡克里斯說:「好人會下地獄是因為他們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原諒妳。

        安妮:「原諒我害死自己最愛的孩子與丈夫?」

        克里斯:「不!是原諒妳那麼的美,以及帶給我這麼美好的生命與回憶~

《 What Dreams May Come 》


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

        「 我堅持著,為什麼一切如此沈重?我堅持著,即使已超越所能負荷。一直擺脫不了牽絆著的事物,如果我放手就可以自由。」

I’m holding on, why is everything so heavy, holding ones much more than i can carry, i keep dragging around what’s bringing me down.if i just let go,i’d be set free. — Chester Bennington

「我們心都碎了!」「是惡魔帶走你!」

        親愛的Chester (查斯特):「我們的心都碎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讓我們至今仍然無所適從。你曾經碰觸到多少脆弱的心靈,或許比你想像得還多。你走後這幾天,我們從全世界,無論公眾或私底下的關心,都看到大家對你真心地愛護與最大的支持。Talinda(查斯特的太太)和你的家人都很感恩,她希望大家知道,你是最棒的丈夫、兒子與父親。不過,這個家少了你,再也不會完整。

        這些年跟你促膝長談,總是一起討論未來的熱情。你缺席之後的空位,永遠沒人能填滿。那個喧嘩的你、風趣的你、充滿野心的你、富創造力的你、仁慈慷慨的你,已經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很努力去接受,是惡魔將你從我們身邊帶走這個事實。但說到底,你曾將這些惡魔譜寫成歌,也成為歌迷的救贖,是大家在一開始就愛上你的原因。你勇敢將心魔展露給世人,將我們牽引起來,並且教導我們學習如何在人世間修行。你擁有一顆最寬容的心,並且不怕跟眾人分享。我們對表演的熱愛,永遠不會熄滅。當不知未來的道路怎麼走時,會想起你曾帶給我們的一切,因為認識你,讓我們變得更好的人。謝謝你,我們愛你,也真的好想你,另一個世界再見。」

~團員思念Chester Bennington的信


♦ 抑鬱的靈魂 Elliott Smith艾略特.史密斯

        我向人們吟唱我的心曲,他們與我一起分擔歡欣憂鬱;人們都希望能做我的知音,卻不知我深藏秘密的內心。一個生命中承受無盡精神情感上的磨難,卻依然是單純善良的大男孩。他有著拳擊手的外表,天使的聲嗓和詩人的心。

        Elliott從小父母離異、悲慘年少的心是他創作的旋律,脆落易感的心是他細膩的歌詞,他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棒的獨立音樂人,能寫出最美最憂傷也最美的歌曲,他是以音樂形式最能觸動內心最深處的歌手。1997年《 Good Will Hunting 心靈捕手》的主題曲Miss Misery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

        他身穿白西裝演唱,台上笨拙羞澀的模樣,他的憂傷和旋律,與頒獎台下的眾星閃耀、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演唱的那一幕成為人們永生難忘的特殊片段。成名並未帶給Elliott生命成長的反轉,他一生承受了過多的精神痛苦與童年陰霾,在長期酗酒、藥癮之中受困掙扎。2003年最後抑鬱而結束這一生。Elliott的一首創作歌詞中:

「I’m in love with the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a girl, who’s still around the morning after. 我透過一個女孩子的眼睛愛上了全世界 」

《Say Yes》

        Elliott遺書裡說:「上帝,請原諒我。」著名電影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片尾曲:Miss Misery,正是 Elliott Smith所演唱。這首歌出現在電影《心靈捕手》中,而被提名了奧斯卡獎Elliott Smith並不怎麼喜歡它。紀錄片《Heaven Adores You》:一部獻給這位音樂天才的一封充滿旋律的情書,他自己的故事。

你真的能看到我們的未來麼?
我們那夢想中的旅行
到一個雜誌中的天堂
那是你留給我的

You had plans for both of us
that involved a trip out of town
to a place I’ve seen in a magazine
that you left lying around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eKJDy.html


自殺,讓生命課程更艱難

        不論用什麼形式自殺,都是為了結束那忍無可忍的內疚之苦;然而,事實上,潛意識裡的內疚不會因為自殺而減少分毫的。自殺只能結束這一世的生命,解決不了那未了的心結,疾病和死亡既然出自你手,你也必能將它們一筆勾銷。

        一個全然清明的心靈,就是奇蹟,具有創造之力。除此之外,全是你自己的幻化、妄念,夢魘並不存在。人會生病是因為「他認為」他會生病。疾病不會消失,是因為「疾病根本就不存在」,而不存在的東西如何消失呢?只有光明的造化才真正存在。

        許多人這一生的課業結束或翹課了,當靈魂回到「家」,這些靈魂才「意識到」他們此生有設定主題及科目,是有要學習的課題,然而,脫去這身「學習的制服」,他們已經逃學了這些要學的課業。

        人的「自性」、「真我」知道此生為何而來,來是要學過去未完成的經驗教訓(業力);或者知道到地球上有什麼服務工作要去做(願力)。但是,每個人的自我(Ego)像是一個內在干擾機制,試圖不斷的拉扯你的心靈。有覺知的透過提高你的頻率,你才能與更高意識場域接收「直接的訊息」。另外,通過「調檔案」獲得這些累生累世的訊息,仍然只是「知道」而非「做到」,要能回歸這個生命本身去真修實鍊,並且去提高你的頻率或更高意識。如此,你的Ego所產生的恐懼、猜疑、不安和許多其他不健康的感覺習慣,才能逐漸被你「覺知」到,並消弭在當下。


♦  如何找到真正的「家」

        我感受不到「愛」,更何況是「祂」的愛?生命只有一個問題:「你是愛,而你感覺不到;你一直與祂連結著,未曾分離。你只是遺忘了,你對祂太陌生了。」

         「除了本性與自性,無物存在。

        身體的領域甚至可能寄住著那些迷失的靈魂,他們已經忘記自己是誰,或自己屬於哪裡。大多數的時間,這些迷失的靈魂是沉睡且溫和的。然而,有時候一個迷失的靈魂,會因為過度的憤怒或錯亂,而不願臣服和順從宿主的生活。這將成為問題的來源,也可能顯現為:「疾病、上癮、精神錯亂、或至少是長期的不滿、及方向的迷失。」

        最常見的負面原因是一些無意識的執著。

         有時候,錯誤結合的關係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而且需要以「代禱」來解決,這就是當祂逐出惡魔時所做的。惡魔只是迷失的靈魂,他們偏離自己真實的本性太遠,以致無法自己獨立生存。反而,他們寄生於宿主的生命及正面的潛能。這些是故事裡所說的惡魔,邀請他們入侵的脆弱個性,一直活在虛構的生活和支離破碎的世界裡,這些與更偉大的真相或仁慈的目的非常不協調。用這五個步驟,任何人都能成為自己的驅邪師:

  1. 喚醒自己光明自性的本質。
  2. 移除所有對你自己或他人有害的信仰及事情。
  3. 移除所有那些「不支持你真我本然的本質,及你感受到的生命目的」的事情及信仰。
  4. 清理你的生活、思維、身體、及情緒。
  5. 回轉並連結你造物主的本源力量,讓祂來「喚醒」你的生命。惡魔及被扭曲的寄生實體有點像菇蕈類,它們需要陰暗及肥料的豐富營養來生長及繁殖。

        經由這五個步驟,你將不需要去批判或譴責任何可能依附於你的迷失靈魂或實體。他們會單純的移向比較不會被打擾的地方。或者更進一步,他們會因為你所提供的「光」而醒來並改變。最終,只有「本性」、「愛」與「源頭」合一,而那「本性」是唯一的「家」,我們全都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導彼此如何找到真正的「家」。

 ~ Love without end

是ego讓你受苦


        不論用什麼形式自殺,都是為了結束那忍無可忍的內疚之苦;然而,事實上,他們潛意識裡的內疚不會因為自殺而減少分毫的。自殺只能結束這一世的生命,解決不了那未了的心結。死亡不是出路,真寬恕才是你的出路。《課程》這樣說了:「人不是靠死亡脫離這世界的,而是靠真理;所有的人都會知道這一真理的,因為天堂不僅為他而造,並且等待著他的歸來。」

~ 告別娑婆


受困心靈難以自救

        一顆受困的心靈難自救,「我」不能自己。生命的境遇,給他們造成了巨大心靈創傷。痛苦深刻植入。這個「我」不但受困,且越來越多的先天「印記」與後天「ego蒙蔽」,沈溺在藥物及其他成癮方式,來刺激來迷幻自己。如此受創的心靈不斷地渴望愛、需求愛、仰慕愛、追求愛、尋找愛,而他們生都在無意識的追求「被人理解和被愛的感覺」,一直到走完生命之途,卻沒有真正擁有過,這就是悲劇所在。

        受困於內在的干擾機制,無法意識到自己是怎麼傷害這個靈魂的深埋潛意識中的記憶,不斷播放,頭腦的思想導致這種分裂,「假我」把「高我」放逐到深沈的潛意識中。透過「他力」專注而止觀的「直覺性引導」,以及向較高自我「覺」照的意願,可以走出這種分裂,回到真實自我。

        假我,就像是魔幻大師,總是把潛意識裡的企圖,藏在五光十色的影像後面。太陽,需要突破遺忘之雲,撥雲見日而雲消日現,進入晴空萬里。根植於潛意識下的生命雜質需要被清理,坊間有上千書籍、無數昂貴課程、跟隨大師、拜倒無數法門與宗教這類,不斷的增加太陽,卻沒有清理烏雲,部分「一切都很美好思想」,常容易陷入以偏概全、打高空、自圓其說、無限上綱的窘境,不知不覺陷入盲目妄造及無可救藥的樂觀,往往是暫時有效,進而演變為不斷強化正面,而沒去面對及化解,無法根本究竟去釋放在潛意識下的心靈病毒

淨化業力-走出生命迷宮的光行者


♦  活出奇蹟生命的反轉:自力、他力、祂力

        療癒的關鍵就是「覺醒 awaken」,「覺醒」的那一霎那  就是最大的療癒關鍵療癒是「祂們」以及被療癒者「內在的覺醒」。

  • 上天歸上天(祂力):在心中祈禱,並進入內在溝通,以最好形式、最大益處、最好本質(essence)、最高成長來發生,祈請高層來安排,自助來找天助、天助來找他助。
  • 主角歸主角(自力):生命是每一個人自己作主(自由意志)的, 個人功課個人了,跌倒讓我們學會走路,所以拯救者是我們自己。
  • 貴人歸貴人(他力):對於傷痛的人,我們都是一個他力、一個助緣,一個人會康復是自己產生抗體,醫生是整體療癒的一個助力,啟發並支持患者自己救自己。有時僅是一個清明的看見,尊重並詢問後的「提醒」,甚至是一個「祝福」,都是一個助力,真愛是「尊重」自由意志的愛。

        當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心中痛苦不堪,再也無法維持基本日常生活的運轉時,就在心靈上越過了某一條臨界點,處於無意識境況的人,其思維像是無法自己解毒的電腦。深陷其中時,不對勁卻無力自拔。請敞開心、允許他人幫助你,因為置身無意識的困境,這時的「我」已經失去了自己,無法依靠自身力量走出泥沼。

        「我」因「遺忘」而感受到痛苦和恐懼,「我」卻帶著內心之愛、源頭的真理,一次次地「回到愛」。當本源溫柔撫觸我的心,所有的失望擱在一邊,所有的創傷就這麼消退了。神性之愛,讓我只感受我的心, 及我對愛的認識。

        假我若不存在,一切都成了愛。


 ♦ 資料來源

  • Glenda Green, 2011. Love Without End.
  • Gary R. Renard, 2003.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 其他內文與圖片來源: in spirit 原創

延伸閱讀

潛意識下的心靈病毒:安慰劑與抗藥性

生命的烏雲未清理再怎麼靈性都不靈,暫時有效的展現。沒去面對及化解,無法釋放在潛意識下的心靈病毒,總是陷在安慰劑的效應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久了甚至產生了抗藥性。


        安慰劑一詞源自二次大戰時間,醫療物資急劇的缺乏,受傷的士兵於病苦之中無藥可醫,於是軍醫以生理食鹽水注射偽裝成嗎啡,竟得到舒緩效果。「假藥有效」是由於人產生的「信念」,這個信念使得身體產生反應,產生出藥效的效果,只是暫時的有效,治標卻無法治本。

        是否對症需下藥、藥到會病除呢?對症有信念,暫時有效;對症無信念,好像有效;不對症有信念,以為有效;藥用久了,產生「抗藥性」了,只好加重藥性,之後徹底無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你的杯子有多大?你在哪個階段?

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說起來容易,親身體驗卻很難。除了路上本來就有的障礙之外,也沒有人可以保證會一路暢行,沒有間斷。


        塔布里斯的夏慕士問我,關於先知穆罕默德與蘇菲大師比斯塔米的問題時,我覺得這個地表上彷彿只剩下我跟他兩個人;而在我們眼前開展的,則是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也就是每一個自我必須要克服才能抵達「真一」的七個境界(Maqamat)。

        第一個階段是墮落的自我(Depraved Nafs),是人類最原始也最常見的階段,也就是靈魂受困在物慾追求的階段。大部分的人都困在這個階段,為了滿足他們自我的需求而掙扎受苦,但是又一直將自己長期的不快樂歸咎於他人。

[H.S] 內心單純的人–臣君

在經歷長時間的引導,我原本障礙「自己」已不在,不再受「別人說的」、「書上說的」、「道聽途說」的影響,我開始往內發掘本質,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我信奉基督教,受限於框架與相似真理,這些框架都是「人」所設立起來,在原本「真理」之上加了好幾層,一層層剝離後真理逐漸浮出。

宗教分隔世人、信仰凝聚世人:要信仰而非宗教

" In every religion there is love, yet love has no religion. “
每一種宗教裡都有愛,但愛沒有宗教。

— Rumi 魯米

        宗教是「手指」;真理是「月亮」。手指是指向月亮的工具,月亮才是標的,因此月亮超越手指,月亮不等於手指,它不但包容指向月亮的手指,也包容指出月亮的手指。但反過來,手指未必看得到月亮,因為手指會跟別的手指打架、矛盾、對立,手指看不起別的手指;手指是形式(form) ,月亮才是本質(essence)。

        宗教「分隔」世人、信仰「凝聚」世人,「宗教」跟「信仰」,並非是畫上「等號」。有人信仰宗教,有人信仰科學,有人信仰不同哲學,有人信仰唯物論,有人信仰共產主義,有人信仰什麼都不信(也是信仰);所以,每個人都有信仰,但每個人未必都有宗教是要信仰而非宗教

        單純地說出心教你說的話;感恩每一個愛的引領,給予你接受和愛的機會讓你的心學會去愛,信任你之內的祂那即是你的教堂、你的宗教。

宗教是手指 真理是月亮

(人類的現況:無明 ← 他們的心是盲目的)


超越宗教與法門-靈修不是宗教

愛才是唯一的信仰

        真理跟宗教未必是等號,真理是超越宗教。愛沒有分佛教徒的愛、基督教徒的愛、回教徒的愛,愛就是愛,愛不需要宗教標籤。因此真理未必要跟宗教掛勾;相反地,真理跟宗教掛勾才會有「無明」。宗教如同牛頓真理、地心引力,地心引力不用跟牛頓掛勾,是牛頓要跟地心引力掛勾才能得到諾貝爾獎,但是地心引力並非是牛頓的專利,是全人類的地心引力。牛頓的地心引力是為了紀念他的發現,而非是牛頓的專利,所以「牛頓的地心引力」 是有盲點的(語病),是全人類的地心引力,牛頓是發現者不是發明者。

        恢復對真理、對愛的信仰,才能連結到高層的力量。

        因為沒有信仰就無法連結(因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同意之下, 「上面」是沒辦法著力,自由意志要同意,要對上天有信任,可是信任若遇到宗教 「信任度」就起不來,因為宗教有很多「非真理的東西」。所有宗教教育有些是真理,有些是非真理,混在一起,那麼宗教徒都「照單全收」會造成兩個後果,要嘛死心塌地的盲目相信,要嘛就不去信,那這時候就錯過信仰 ,於是就沒辦法「連結」,沒辦法連結就困在「一般的層次」,所以「關卡」是這樣來的。

        突破關卡的要點是:信仰真理、信仰真愛、信仰真相,而非信仰某些宗教。(你要畢業,不一定要上補習班補習,有些人需要補,有些人不需要,因「材」施教,材:靈性進化度)對宗教可以抱持一種包容、尊重 (尊重未必等於認同)、超越,但是又可以活用工具,把宗教真理的部分抽出來,把非真理的過濾掉。

I looked in temples, churches & mosques, but I found the Divine within my heart.
「我在寺廟、教堂和清真寺裡尋找。但我找到神就在我的心中。」
— 魯米(Rumi)

執念與盲點-輪迴轉世會遺忘


修行人的卡關執念 = 法執

超越宗教的框架-去尋找更大的部分

實際真理相似真理

        「同情心」不等於「同理心」、「慈悲心」要有「平等心」的支持。 當你了解「祂」,你對實相的了解將會增加,做任何可以幫助你認識「祂」的事情。

個案案例: https://wintervolleyconsulting.com/2015/11/17/%E8%A6%81%E4%BF%A1%E4%BB%B0%E4%B8%8D%E6%98%AF%E8%A6%81%E5%AE%97%E6%95%99/

慈悲心的真義(高等意識)

        神學與宗教教義只能告訴你關於「祂」的事。即使宗教信仰與修行是你生活的重心, 你仍然必須採取額外的步驟,以便與「祂」擁有個人的關係。 這是一種個人的神聖經驗。 即使你根本沒有宗教信仰,你並不會被排除在這經驗之外。 事實上,一個沒有宗教背景的人,他真誠的尋求「祂」, 比較不可能勉強接受教理上的安逸,以替代真實的「祂」。 神學只是關於「祂」的信仰的廣泛匯總。 真實的「祂」沒有替代品,而且,你能夠認識「祂」。「認識你的造物主」是你神聖的且不朽的權利。

        你不需要一個中間人, 而且,你也不需要用別人的見解來使你正確的了解「祂」。 因為「祂」是在你的「心」裡。 當你了解「祂」,你的概念將會運行得更好。 你也將能專注於產生更高層次的「擴展與壓縮」, 這會帶給你健康、財富、和智慧。 因此,你會知道把什麼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做好它。 你生命的許多層次將會同時展現,伴隨著更寬廣的豐盛。

有沒有神重要嗎?覺知才是重要的


♦ 人的痛苦和災難,假我的存在

      「你在這兒」,是為了建立「信念」與「意識」。這是「祂」之子必須擁有的兩個強有力的品質面向。而它們必須在一個能夠呈現許多種類之衝突經驗和感受的實相層面裡,同時被鍛鍊。 「意識」是壓縮與整合萬古的經驗與覺察的產物,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感知。「意識」隨著你的經驗的豐富、深度、和完整性等比例成長。例如,當今的「意識」比兩千年前的更廣博,因此,今日可使用的洞察力,在那時候是得不到的。

        「信念」與「意識」相關,因為它是一個靈魂對正確行為的成果的確信。然而,為了鍛鍊「信念」,必須有一個深度的威脅,透過衝突情境的巨大壓縮,考驗一個人的確信能力。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哪裡,「信念」從何而來?如果每一件事物都被供應,不需努力也沒有危險,什麼才能夠引發你的動機去成為一個完全的覺知者呢?有趣的是,「信念」與「意識」都是在相似的環境下被鍛鍊的。就像最好的鋼鐵,它們呈現出堅實和純正。一旦靈魂已經實現「信念」與「意識」,就不必繼續留在衝突實相的混亂狀況裡。在那之前,為了喚醒和實現你的「信念」與「意識」,生活在許多不同的經驗、感受、和挑戰的層面,對你而言是必要的。在這奮鬥的過程裡,你將會發現真理的力量

~ Love Without End


資料來源

  • 福長 X in spirit :此概念為福長口述,in spirit 內化整理與深度探討。
  • Glenda Green, 2011. Love Without End.

延伸閱讀

愛是唯一的信仰:要信仰而非宗教

" In every religion there is love, yet love has no religion. “
每一種宗教裡都有愛,但愛沒有宗教。

— Rumi 魯米

        宗教是「手指」;真理是「月亮」。手指是指向月亮的工具,月亮才是標的,因此月亮超越手指,月亮不等於手指,它不但包容指向月亮的手指,也包容指出月亮的手指。但反過來,手指未必看得到月亮,因為手指會跟別的手指打架、矛盾、對立,手指看不起別的手指;手指是形式(form) ,月亮才是本質(essence)。

        宗教「分隔」世人、信仰「凝聚」世人,「宗教」跟「信仰」,並非是畫上「等號」。有人信仰宗教,有人信仰科學,有人信仰神秘學,有人信仰不同哲學,有人信仰唯物論,有人信仰共產主義,有人信仰什麼都不信(也是信仰,叫做“立場”);所以,每個人都有信仰,但每個人未必都有宗教是要信仰而非宗教

        單純地說出心教你說的話;感恩每一個愛的引領,給予你接受和愛的機會讓你的心學會去愛,信任你之內的祂那即是你的教堂、你的宗教。

宗教是手指 真理是月亮

(人類的現況:無明 ← 他們的心是盲目的)


超越宗教與法門-靈修不是宗教

愛才是唯一的信仰

        真理跟宗教未必是等號,真理是超越宗教。愛沒有分佛教徒的愛、基督教徒的愛、回教徒的愛,愛就是愛,愛不需要宗教標籤。因此真理未必要跟宗教掛勾;相反地,真理跟宗教掛勾才會有「無明」。宗教如同牛頓真理、地心引力,地心引力不用跟牛頓掛勾,是牛頓要跟地心引力掛勾才能得到諾貝爾獎,但是地心引力並非是牛頓的專利,是全人類的地心引力。牛頓的地心引力是為了紀念他的發現,而非是牛頓的專利,所以「牛頓的地心引力」 是有盲點的(語病),是全人類的地心引力,牛頓是發現者不是發明者。

        恢復對真理、對愛的信仰,才能連結到高層的力量。

        因為沒有信仰就無法連結(因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同意之下, 「上面」是沒辦法著力,自由意志要同意,要對上天有信任,可是信任若遇到宗教 「信任度」就起不來,因為宗教有很多「非真理的東西」。所有宗教教育有些是真理,有些是非真理,混在一起,那麼宗教徒都「照單全收」會造成兩個後果,要嘛死心塌地的盲目相信,要嘛就不去信,那這時候就錯過信仰 ,於是就沒辦法「連結」,沒辦法連結就困在「一般的層次」,所以「關卡」是這樣來的。

        突破關卡的要點是:信仰真理、信仰真愛、信仰真相,而非信仰某些宗教。(你要畢業,不一定要上補習班補習,有些人需要補,有些人不需要,因「材」施教,材:靈性進化度)對宗教可以抱持一種包容、尊重 (尊重未必等於認同)、超越,但是又可以活用工具,把宗教真理的部分抽出來,把非真理的過濾掉。

I looked in temples, churches & mosques, but I found the Divine within my heart.
「我在寺廟、教堂和清真寺裡尋找。但我找到神就在我的心中。」
— 魯米(Rumi)

執念與盲點-輪迴轉世會遺忘


修行人的卡關執念 = 法執

超越宗教的框架-去尋找更大的部分

實際真理相似真理

        「同情心」不等於「同理心」、「慈悲心」要有「平等心」的支持。 當你了解「祂」,你對實相的了解將會增加,做任何可以幫助你認識「祂」的事情。

個案案例: https://wintervolleyconsulting.com/2015/11/17/%E8%A6%81%E4%BF%A1%E4%BB%B0%E4%B8%8D%E6%98%AF%E8%A6%81%E5%AE%97%E6%95%99/

慈悲心的真義(高等意識)

        神學與宗教教義只能告訴你關於「祂」的事。即使宗教信仰與修行是你生活的重心, 你仍然必須採取額外的步驟,以便與「祂」擁有個人的關係。 這是一種個人的神聖經驗。 即使你根本沒有宗教信仰,你並不會被排除在這經驗之外。 事實上,一個沒有宗教背景的人,他真誠的尋求「祂」, 比較不可能勉強接受教理上的安逸,以替代真實的「祂」。 神學只是關於「祂」的信仰的廣泛匯總。 真實的「祂」沒有替代品,而且,你能夠認識「祂」。「認識你的造物主」是你神聖的且不朽的權利。

        你不需要一個中間人, 而且,你也不需要用別人的見解來使你正確的了解「祂」。 因為「祂」是在你的「心」裡。 當你了解「祂」,你的概念將會運行得更好。 你也將能專注於產生更高層次的「擴展與壓縮」, 這會帶給你健康、財富、和智慧。 因此,你會知道把什麼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做好它。 你生命的許多層次將會同時展現,伴隨著更寬廣的豐盛。

有沒有神重要嗎?覺知才是重要的


人的痛苦和災難,假我的存在

      「你在這兒」,是為了建立「信念」與「意識」。這是「祂」之子必須擁有的兩個強有力的品質面向。而它們必須在一個能夠呈現許多種類之衝突經驗和感受的實相層面裡,同時被鍛鍊。 「意識」是壓縮與整合萬古的經驗與覺察的產物,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感知。「意識」隨著你的經驗的豐富、深度、和完整性等比例成長。例如,當今的「意識」比兩千年前的更廣博,因此,今日可使用的洞察力,在那時候是得不到的。

        「信念」與「意識」相關,因為它是一個靈魂對正確行為的成果的確信。然而,為了鍛鍊「信念」,必須有一個深度的威脅,透過衝突情境的巨大壓縮,考驗一個人的確信能力。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哪裡,「信念」從何而來?如果每一件事物都被供應,不需努力也沒有危險,什麼才能夠引發你的動機去成為一個完全的覺知者呢?有趣的是,「信念」與「意識」都是在相似的環境下被鍛鍊的。就像最好的鋼鐵,它們呈現出堅實和純正。一旦靈魂已經實現「信念」與「意識」,就不必繼續留在衝突實相的混亂狀況裡。在那之前,為了喚醒和實現你的「信念」與「意識」,生活在許多不同的經驗、感受、和挑戰的層面,對你而言是必要的。在這奮鬥的過程裡,你將會發現真理的力量

~ Love Without End


資料來源

  • 福長 X in spirit :此概念為福長口述,in spirit 內化整理與深度探討。
  • Glenda Green, 2011. Love Without End.

延伸閱讀